文/韋安
2025年,川普(Donald Trump)重返白宮,世界聚焦美中兩國是否會延續對抗,或迎來新的合作契機。在這場兩國持續近十年的角力之後,川普和習近平兩個老對手,或許都需要一些「喘息時間」?
對美國而言,過去數年以來,科技戰、貿易戰,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給經濟帶來壓力。對中國而言,與美國交鋒、對抗、纏鬥沒被拖垮,但內部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不斷增大。
美中競爭的核心,高階半導體製造的科技力,開打一場「晶片戰爭」。不妨從科技智財權(Tech IP)—科技創新智慧財產權,跨屬地政治(Extraterritorial Politics)的角度,探討美中科技角力下,臺灣如何尋找未來的角色定位和方向。
▲川普將重返白宮,世界聚焦美中兩國是否會延續對抗。(圖/翻攝自川普臉書)
一、美中科技對抗的現實與反思
中國作為後起之秀,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,一路進軍高科技產業,速度之快令人驚嘆。然而,這種速度呈現一種「差距效應」:當中國與美國的科技差距大時,追趕的步伐快且積極。但當差距縮小時,追趕的速度開始放緩。
現在,美國自身科技創新進步並未止步,更在其國內建設自主半導體供應鏈,「強邀」臺積電先進製程在美設廠。希望進一步拉大,從技術到製造的領先距離。
然而,美國過去利用政治力量幹預跨屬地智財權的保護,卻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;
1. IBM過度依賴市場壟斷的保護,導致創新動力不足,被後起企業超越。
2. Intel曾經在晶片領域無可匹敵,如今卻在競爭中疲於應對。
3. Micron即便身處關鍵存儲技術領域,話語權也不如預期強大。
這些案例反映出,美國的科技進步不僅需要政策扶持,更需要在全球化競爭中找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模式。
▲美國「強邀」臺積電先進製程在美設廠。(圖/翻攝自Pixabay)
二、臺灣的機遇與抉擇
在美中科技對抗的格局下,臺灣既是技術先進的代表,也肩負著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要角色。不過,未來的臺灣不僅需要守住既有的競爭優勢,更需要尋求升級與突破的方向。
1、勞動附加價值到智能附加價值
過去,臺灣的經濟成長依賴勞動附加價值的創造,如代工生產與製造。面對全球技術升級,臺灣需要從硬體製造轉向軟體創新,從技術執行者升級為技術創新者,從勞動密集型價值鏈,轉型為智能驅動型價值鏈。
2、世界大同,競合有道
臺灣的科技發展策略應秉持「與世界為友,不與任何人為敵」的態度,並以客戶需求為核心,將競爭轉化為競合,將競合轉化為共同發展。
與歐、美、日等國的技術合作,創造更穩定的市場需求;與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分享技術資源,形成聯動效應;鼓勵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共贏,實現技術資源的最優配置。
▲臺灣的科技發展策略應秉持「與世界為友,不與任何人為敵」的態度。(組合圖)
三、世界村分工中的臺灣角色
在當今的全球分工體系中,臺灣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領域,避免盲目追求不符合自身條件的方向。
軍事與太空領域,競爭激烈且高風險,對於以科技經濟見長的臺灣,並非最佳選擇。能源與新材料領域,臺灣缺乏天然資源。不如集中資源在技術與創新的應用領域。
智能製造與精緻技術創新,如臺積電的全球領先技術,是臺灣最有機會主導的領域。透過結合現有的半導體生產精緻技術基礎,臺灣可以進一步拓展在智能製造方面的競爭力,成為AI科技產業鏈的關鍵一環,與晶圓代工相輔相成。
臺灣應秉持「擇項而為」的精神,聚焦自身的優勢,避免在不必要的領域浪費資源,從而在全球分工中打造獨一無二的競爭力優勢。
四、喘息之間,臺灣重塑新格局
當美中角力進入僵持階段,對於臺灣而言,這可能是難得的喘息之機。在這四年中,臺灣可以聚焦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:進一步投資人工智慧、量子計算、半導體製程技術等高端領域。
繼續深化國際合作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貿易與技術合作網絡。培養本地技術人才:創造有利的教育與創業環境,吸引並留住高端人才。
————
美中科技競爭的未來,並非單純的勝負之爭,而是一場科技格局的重塑。在這場重塑過程中,臺灣的選擇與策略,將決定其未來的全球地位。擁抱智能附加價值,堅守「世界大同」的合作精神,臺灣有望在世界村的分工體系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地,打造科技經濟的新高峰。
臺灣未來的競爭力,不僅在於技術的發展,更在於「競合有道」的精神。透過與世界合作共贏,臺灣可以實現國際市場的穩定增長。同時,以智能附加價值為核心的產業升級將使臺灣的經濟不僅具有競爭力,還能在全球分工體系中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。
四年的「喘息時間」,不僅是美中重新校準的時間,也是臺灣趁勢而起的機會。擇項而為,順勢而上,臺灣必能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再創輝煌。
《作者簡介》韋安,資深媒體人
留言列表